家具的维修和翻新究竟有哪些好处?记者就此请教了家具行业专业人士,并综合数位有家具翻新需求的被访者的看法,总结出以下两大优点:
一是节省支出,减少浪费。
一些有年头的老家具都是实木制造,采用榆木、水曲柳、樟木等木材,质地坚固,使用功能没有降低,如果只是因为局部破损或款式落后就直接低价卖作废品,甚至当垃圾抛弃都是非常浪费的。相反,如果维修翻新得当重新发挥作用,则可以节省重新买家具的支出。此外,如果能将品质优良的旧家具维修翻新到一定水平,进入专门的二手交易市场,也会受到一部分资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的欢迎。
二是减少污染,实现环保。
有资料显示,制造一件新家具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翻新同类家具的1000倍。在全社会都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,通过维修和翻新旧家具可以减少因为制造新家具,尤其是实木家具而对森林资源造成的掠夺,减少环境污染,实现环保理念。
维修翻新市场小问题多三“盲点”令百姓望而却步
既然人们对家具维修翻新有需求,那么,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又如何呢?
前文提到的刘先生在自己家附近找不到翻新家具的任何厂家,而论坛上也应者寥寥。在接到刘先生的求助电话后,记者与他一起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并主动联系相关企业,可结果却十分令人失望。调查发现,网上发布的关于家具翻新业务的信息虽然不少,但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办公家具,不承接零散个人业务。而一直想要寻找家具维修公司的殷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。
随着调查的深入,记者发现目前的家具维修翻新市场还不成熟,种种不规范因素导致消费者虽然有需求,但却只能望而却步。“盲点1”——相关资质难信服
目前北京市的知名家具厂商只负责自身家具的售后保修及维护,几乎都没有对其它品牌家具的维修和翻新业务,而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承接翻新业务的厂家大多都规模不大,消费者闻所未闻,对他们的资质和信誉都难以充分信任。
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十几家家具维修、翻新公司,并登录北京市工商局网站进行查询,发现这些公司都没有注册登记。而某家具维修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在电话中告诉记者:“实话告诉你吧,北京的家具维修公司没有到工商局去注册的。”
记者在一家家具维修公司的网站上看到,该公司自称自己是“中国家具协会会员”,并展示有会员铜牌的图片。记者随后拨通了中国家具协会的电话,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表示,他们的协会会员制度是这样的——省市协会是他们的团体会员,比如北京市家具协会,团体会员发展的会员可以被自动认可为中国家具协会会员。
记者马上又拨通了北京市家具协会的电话,协会副会长于秀苏告诉记者,他们协会的会员全部都是家具设计、生产、制作、销售企业,以及相关院校,并没有家具维修公司。这家家具维修公司自称是“中国家具协会会员”的做法存在虚假宣传的成分。
“盲点2”——质量、售后保障欠缺
撇开这些家具维修、翻新公司的营业资质不谈,消费者关心的工艺技术、质量和售后能得到有力保障吗?在与一家以油漆加工翻新家具为主的公司联系人洽谈时,记者提出的改色方案、环保油漆等要求都得到了对方的满口保证,但当记者提出预先签订合同时,该联系人则回答:“我们做家具翻新好几年了,有信誉,没有签合同这个必要,你放心好了……”谈到翻新后的质量保障,对方称翻新家具是一次性劳务,不存在售后服务。
在与数家家具维修公司的联系中,每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开具发票时,得到的回答多是“我们没有发票。”而当记者询问如果没有发票,一旦出现了售后问题消费者有何凭据时,不少工作人员都表示“没事,出了问题你只要给我们打电话,我们就免费上门维修了。”由于这些公司网站上大多都只有“五道口”、“大兴旧宫镇”、“海淀分部”这样的模糊地址,当记者表示希望得到公司或营业门店的详细地址,去了解些具体情况时,对方往往闪烁其词,以“地方远,不好找”或者“不用来看,我们过去找你就行了”等理由加以谢绝。
没有合同、没有发票、找不到公司地址……种种问题令人如何能对这类公司放心呢?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或是售后服务问题,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能走得顺利吗? “盲点3”——收费缺乏标准
不仅是资质和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感到“不靠谱”,收费缺乏统一标准也令人们心里没底。
以殷女士家那把底座板材断裂的椅子为例,不同家具维修公司的报价各不相同,而且差别较大。一家公司的报价是上门维修200多元,想要发票需要另加5%的费用来购买;另一家公司的报价是上门维修价格在120-130元左右,如果业主自己能把家具送到南四环指定地点,价格可以降低为100元;还有的公司则表示,上门维修费用是100元,如果需要额外更换椅子底板,则要另外单加钱。
在家具翻新方面,价格普遍不低,且缺乏规范价格体系也是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的地方。一位想要将一大一小两件皮沙发进行翻新的赵女士告诉记者,她曾找到相关公司询问报价,得知如果采用国产喷漆的做法,费用需要1000元左右;如果更换中档皮面,则需要2000元以上;要是想更换较好的皮面,花费会更多。此外,将沙发送到翻新工厂的运输费也要由自己承担。这样算下来,翻新这套沙发的成本比新买一套的成本低不了太多,所以她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此外,目前家具翻新都以表面抛光、油漆上色和沙发加固、换面为主,很少有改造家具结构和功能等个性化服务,如果款式落后的旧家具只做表面翻新,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消费者维修翻新无门旧家具究竟去向何方
随着时间的变迁、使用功能的降低、零部件的损坏,家具总会更新换代。每年有大量的新家具涌入销售市场,也有大量的家具老化、损坏,既然没有成熟规范的家具维修翻新市场,那么这些旧家具最终到哪里去了呢?
一小部分老旧家具因具有特殊的身价,自然有不错的“归宿”。在一些市民家中留存着花梨、紫檀等材质的老家具,成为古旧家具收藏市场的宠儿。毕竟这类木材本身品质上乘、数量珍稀,进入二手家具市场时能卖出较高的价格。吕家营、潘家园、兆佳朝外古旧家具市场等都是较有名的集散地。
在著名的高碑店仿古家具一条街上,许多店面挂着“高价收购”的招牌,只要家具材质珍贵就不愁买家,如果工艺精良就更是抢手货。商家将这类家具收购后,进行小范围的修补和翻新,再卖给有收藏需要的消费者,利润相当可观。可以说,这是旧家具中比例极小的高端市场,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条。
除了高档老家具之外,就是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普通材质旧家具了。对于老旧残损程度较严重的家具,许多家庭都直接将其当作垃圾扔掉,家具运到垃圾处理站后,被拆散、分类,混进生活垃圾一起压缩,然后填埋。 据统计,北京市每年丢弃的家具达数十吨,以木质家具和沙发为主。这些被丢弃的家具不仅浪费了资源,而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。
老旧程度一般的家具常常被卖给旧货市场,或者以5元钱卖一张木椅、10元钱卖一个电视柜等极低的价格卖给走街串巷的收废品小贩。
在京西的北方旧货市场,记者看到这里零零散散地堆放着许多旧家具以供出售。一把五成新的竹制折叠椅叫价50元,一个六成新的两组老衣柜叫价200元,如果购买者有耐心还能把价格“磨”低一点。在不远处的库房里,乱七八糟地存放着许多刚收购进来的旧家具,几个工人正在用刨子、钉锤、砂纸等工具进行加工处理。
一位店主告诉记者,来这里买旧家具的主要是外地打工者、周边租房的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,他们不会长时间居住,逛这里就图个便宜。“还有一些家具被卖到更远一些的农村了,这些东西修修就能用,受不少农民的欢迎。”
这样看来,普通材质的旧家具虽然数量众多,却只能被垃圾处理站、旧货市场、农村市场“收留”,形成另一个低端市场。如果能将外观损伤、但使用功能还在的旧家具进行维修和翻新,进入城市普通消费市场,这片中端市场的空间也是不小的。然而事实却是,这个中端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。
成本高、利润薄规模化生产难以形成
明明有消费者的需求存在,看似是一座待开发的“金矿”,家具维修、翻新市场却为何形同“鸡肋”,发展速度缓慢呢?
拥有多年装饰施工、监理经验的圣点装饰集团工程部总监张大洪告诉记者,在他接触到的许多消费者中,不少人都有维修、翻新家具的需求。数年前这种情况就引起了他的关注,并多次与同行业人士讨论过,但目前也是无能为力。
张大洪分析了目前制约家具维修、翻新市场发展的几个因素:首先,家具维修、翻新要求的工艺水平并没有因为对象是旧家具而变得简单,就算是最常见的改油漆,也需要打磨、脱漆等许多步骤,工人做起来费时费力,还不能损伤家具本身。如果想对家具结构做个性化改造,对工人技术的要求则更高。其次,由于工艺复杂,维修、翻新家具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和物料,成本也跟着提高,由此带来的价格难以让消费者接受(特别是原本希望以维修、翻新家具节省开支的消费者)。另外,大幅度的维修和翻新家具需要把旧家具从消费者家里运到相关工厂,由此带来的运输、场地费用也都是问题。北京家具协会副会长于秀苏也对这个问题表达了类似的看法,她认为,在目前的条件下,商家因为家具翻新的成本高、利润低而不愿形成规模化产业,消费者虽然有需求却更希望找有规模的规范企业,这两方面相互制约,导致了家具维修、翻新市场的诸多问题。另外,当今批量生产的新式家具在质量和价格上都在努力亲近大众,这更加挤压了维修、翻新市场的存在。
但是不容忽视的是,近些年来家具业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兴旺,新家具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,也会有大量旧家具的诞生。维修、翻新家具可以算作一块“处女地”,有眼光的人如能瞄准这个市场,迈出规模化、低成本运作的第一步,相信既能淘取“真金”,又能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。